中国图书馆和世界图书馆之最介绍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7-05-25浏览次数:1680

 

中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

文华公书林中国近代最早开办的公共图书馆。1903年玛丽伊丽莎白伍德在武昌昙华林文华学校筹办阅览室,开展多种图书宣传活动。1910年,扩大馆舍,命名为文华公书林,附设于文华大学。以后成为文华中学、文华大学两校学校图书馆。该馆向社会开放,学校师生可借阅图书,社会人士亦可利用。并设巡回文库,选择良好读物寄存于武汉各学校,供学生借阅、定期更换。组织名人讲演,发展读者队伍,扩大阅读指导。馆内设编目室、参考室、阅览室、 报纸杂志室、 书库和商学书籍、研究中国的外文书籍专藏室。文华公书林建成后,成为武汉一所藏书公开、管理完善的公共性质的图书馆。

1920年,文华大学图书科成立,它又成为该专业的实习图书馆。对推动中国图书馆工作与图书馆学教育曾产生积极影响。1929年后,该馆成为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的图书馆。

    20世纪90年代,遗存在昙华林湖北中医学院内的文华公书林旧址被拆除。

 

中国最早的高校图书馆

约圣约翰大学图书馆1895在怀施堂时,藏书中有圣公会英文宗教藏书、施氏所藏的中国书籍等。1904迁至思颜堂时,美国纽约市长、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罗氏与其弟捐助书籍甚多,馆名则称罗氏图书馆。建筑图书馆时,捐助贵重书籍的校友甚多,其中曾任驻英公使施肇基博士捐助值洋1000元书籍。

馆舍为中西式参半的两层建筑,用钢筋水泥及砖木筑成。上层系陈列图书之用;南大间系藏书室;北大间为阅览室,中置陈列橱及长方桌10具,座位近百,内壁皆置书架,陈列着中西文报刊杂志、字典和参考书籍等;中间为馆长及馆员办公室,并悬挂着卜舫济的画像。下层有房8间后改辟为二大室:一为神学院图书馆兼课室;二为馆员办公室兼报章装订室(于1930年秋改为报章阅览室)。由于藏书量陡增,1936年,上层北大间加筑了夹层阁楼。思颜堂(该建筑现存于华东政法大学内)

 

中国现存最早藏书楼

在中国古代藏书分为四大藏书体系即官府藏书、私人藏书,各书院的藏书以及寺院藏书。近代图书馆学家刘国钧说过:“藏书之事渊源至古。其在吾国则周有柱下史。汉有天禄阁。唐之四部,清之四库,皆其最著者。而私家收罗之宏富亦所在多有,皆彪炳史册,世所羡称。”

天一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,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(公元1561年),由当时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。范钦平生喜欢收集古代典籍,后又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,存书达到了七万多卷,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。乾隆三十七年(公元1772年),下诏开始修撰《四库全书》,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,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、书橱的款式,兴造了著名的“南北七阁”,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《四库全书》,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古代中国的藏书楼并非仅仅是藏书之所,而且是古代中国学术文化中心之一。官府、书院及私家藏书楼集编、藏、刻、售于一体,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藏书制度。换言之,藏书楼不仅是古代中国重要的藏书机构,还是编书、刻书、售书之综合性学术机构,有着多重功能。同时,围绕着收藏典籍与校刻典籍等与书籍有关的学术活动,产生了与藏书相关之专门学问,其中最突出者即为以版本鉴定、文字校勘、目录编撰为主的中国校雠学。

 欧洲最古老的大学图书馆

12世纪欧洲出现了中世纪的大学。随着大学教育的发展, 大学图书馆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,巴黎大学图书馆被视为欧洲大学图书馆的先驱。1257年教父索邦捐款建立了巴黎大学索邦学院,并捐献了自己的藏书,此后,德、意、英、西班牙等国学者也捐款、赠书,使索邦学院图书馆成为巴黎大学最早的图书馆。索邦学院图书馆也是当时最大的图书馆之一,1290年拥有1017卷藏书。藏书分为神学、医学、法学、文法、修辞学、逻辑、数学、几何、天文和音乐十大类。每类书都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别,在同一类内,按著者名字的字母顺序排列。

十四世纪以后,附属于巴黎大学的50多个学院,才陆续都拥有自己的图书馆。到了十九世纪这些图书馆才合并成为巴黎大学图书馆。

 

文章录入:admin    责任编辑:admin